当前位置: 首页 > 行情 >

故事传说 ‖ 赵匡胤如堂换夷山

时间:2023-07-09 17:17:13 来源:顶端新闻 分享至:

赵匡胤如堂换夷山

□郑国顺

新密市东二十里有如堂庙,属来集镇桧树亭村。如堂庙又称郐君庙,民间相传说有一个“如堂换夷山”的故事。


(资料图片)

如堂庙近影

话说后周年间,后周殿前都点检赵匡胤带领宋州归德军打仗,自认为后周国势不保,民心向背,在大将赵普、石守信的策划下,借口北汉与辽兵会师南下,率军从大梁开封北上防御,行至陈桥驿,授意将士给他穿上黄袍,拥立他坐皇帝,改国号为宋,定都开封,赵匡胤为宋太祖。

宋太祖赵匡胤

都城决定后,赵匡胤要建宋朝故宫,并决定建一高台楼阁,史称龙亭。开封属豫东平原,水位较高,土质为白墡土,含沙量大,怕高台建筑水浸碱泡,不会牢固。就召集群臣议事,取何方之粘性土作为龙亭的根基之土呢?

群臣无人知晓,就命宰相赵普四方寻察。赵普是个文韬武略之人,自称半部《论语》治天下,他早就听说密县是个好地方,昔者人祖轩辕黄帝在此建都,属郐密之地,又是平原向中岳嵩山的过渡带,土质粘性,四面云山苍苍,是个扎京城的好地方。

宰相赵普

赵普带领人马一路西行来到密县,在县境之内四处察访,这天来到夷山之地,赞叹不已,自言自语道:“如果宋朝国都扎于此地,该多好啊!”

夷山,在现在的桧树亭与如堂庙之间,南北走向,南托逆行,穿岭度脉,到大隗洧水北岸而止。夷山借云蒙山之灵气,此山之土必为灵气所钟。

赵普度量山体,品味土质,称这土是建造龙亭的最佳选择。他取好土样,用黄绸包裹,回京城汴梁向赵匡胤复命。

赵普面见宋太祖,把在密县选土的经过回禀一番,建议把宋都改建在密县。赵匡胤略思片刻,说道:“定都汴梁乃是天意,密地山水灵气,借土用之,佑我大宋,岂不快哉!赵宰相,这事你去办吧,把密地夷山之土运来,建造龙亭宫殿,正合朕意!”

赵匡胤拟定圣旨一道,曰:“奉天承运,皇帝诏曰:大宋皇朝定鼎,国泰民安,五谷丰登,政通人和,四方安定。为使国运亨通,永享太平,拟定在宋都故宫建高台楼阁一座,借嵩东密邑夷山圣土,固根壮基,沿途州县民众出功献力,搬运圣土,不得有误。钦此!”

宰相赵普具体督办运土之事,沿途中牟、尉氏、郑县、新郑、密县各县令遵命照办,不敢懈怠,凡户册之丁,都要参与运土之役。特别是密县县令,执行得更为认真,献土邀功。沿途劳役之人排成长蛇阵,一袋一袋转递,直至汴京。

就这样风雨无阻,日夜兼程,干了一个月,圣土传送够用,夷山却从南到北夷为平地,仅剩大隗河屯高崖耸立,成了夷山遗址。从此,桧树亭、王堂、马武寨、马脊岭消失了“夷山”之名。

大隗镇河屯夷山遗址

龙亭建造竣工,宋太祖赵匡胤龙颜大悦,封赵普为魏国公,献土有功的密县县令晋封为州判,仍任密县县令。

开封龙亭

这一天夜里,皇帝赵匡胤做了一个梦,梦见玉皇大帝与他论理,说建造龙亭借用密县夷山之土,揭了密县地气,伤了天理,大宋皇基不保。赵匡胤醒来,出了一身冷汗,即日升朝,朝议还土之事。

这时,宰相赵普站出朝班,禀于皇帝曰:“万岁不必忧虑,那密县乃大宋皇国之地,率土之滨,莫非王土!建造龙亭,千秋伟业。借它山之石,固我皇基,天理应允,如加封土地之神,可保天下太平。”赵匡胤听之有理,追问道:“那该如何加封!”

赵普说:“密之形胜,《尔雅》云,‘山如堂者密’,春秋时此地夷山属如堂郡故地,县大郡小,堂者,诗曰:‘有纪有堂’也,今可封郡大县小,让如堂郡领四县,把荥阳、新郑、登封、密县四县,归如堂郡管辖,纳其赋税,天理可通。再者,把昔日故地郐国国君请回去,建座如堂庙,永享人间烟火,此可保天下太平也。”

皇帝赵匡胤准奏,拨专款建造如堂庙。在庙东设桧亭,属于县辖机构,栽植桧树以作纪念。时间久了,高大的桧树枝繁叶茂,就像一把巨伞亭亭玉立,庄严肃穆,傲然峥嵘,历尽寒霜,四季长青。当地乡民把桧树当作神树,四方文人墨客多到此踏访游赏。

如堂庙历千年风雨,历代重修,香火不断,护佑四方之民。睹物思贤,追忆一段如堂换夷山故事。

标签:

Copyright ©  2015-2022 东方空调网  版权所有  备案号:沪ICP备2020036824号-8   联系邮箱:562 66 29@qq.com